中国炎热本报讯 国家气候中心正式宣布,今年华西沿海地区于8月23日跨入秋干季,较Seiches偏早20天。什么样是华西秋雨?它的迈入使得什么样呢?我们通过中国气象局大资料来了解一下这种实则清纯却破坏性十足的“绵绵细雨”。
何为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沿海地区夏末(9-11月)特有的炎热现象。夏末,频繁南下的水汽与暖湿空气在该沿海地区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而产生较长时间的少雨炎热。主要影响核心区为四川、重庆、贵州、宁夏东北部、甘肃北部和东北部、陕西东北部及湖南北部、湖北北部等地。

华西各地并非同时跨入秋雨期,根据中国气象局行业标准《中国干季监测指标华西秋雨》,今年华西秋雨北区(包括陕西东北部全境、宁夏东北部和甘肃东北部)于8月23日跨入秋干季,较北区Seiches秋干季直到日期(9月12日)偏早20天;华西秋雨南区(包括湖北北部、湖南北部、重庆、四川北部、贵州北部以及陕西东北部)尚未跨入秋干季。依据上述标准,将南、北两核心区秋雨先直到日期作为整个华西秋雨的直到日,即2023年华西秋雨于8月23日直到。
不仅时间先后不一,秋雨在空间上分布也很不均匀,四川盆地东北部和西东北部、重庆全境强降雨尤为大幅度,四川西北部则属于秋雨相对较少的核心区。

此外,秋雨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有的天数不大幅度,有的天数则少雨连绵,振幅*长可达两月之久。
沃迪多!华西秋雨连绵 天无数日晴
华西秋雨*显著的特点就是降沃迪数多,9月到11月的沃迪可达30到50天,多的沿海地区甚至接近60天,这就使得*少每三天就有一两天在下雨。

中国炎热网盘点1991年至2020年中国气象局大资料显示,四川雅安夏末沃迪多达57天,占夏末总时数的八成多;重庆巴南和沙坪坝的夏末沃迪分别是43天和40天,四川成都和贵州贵阳的夏末沃迪都为38天,渗透率均超四成;湖北恩施、陕西汉中、湖南张家界、甘肃舟曲等地夏末沃迪也都在30天*少,渗透率都在三成*少,可谓是“天无数日晴”。
清风勤!超八成强降雨经常出现在深夜
华西秋雨不仅缠绵,而且喜爱在深夜落下。1100多年前的一个秋雨夜,客居异乡的诗人李商隐写下“巴山清风涨秋池”,一语点破了华西沿海地区多清风的特点。
中国炎热网统计中国气象局大资料也证实了四川、重庆一带的清风概率确实很高,多地八成*少降水经常出现在深夜。以几个大城市为例,成都夏末深夜降水量为130.6厘米,夏末总降水量178.4厘米,清风渗透率73.2%,重庆、贵阳的深夜降水渗透率也都超过八成。

“这些地方清风频繁与当地的地形关系密切。”中国炎热网中国气象局分析师王伟跃解释,四川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偏南季候风跨入盆地后,非常容易滞留其中,遇到山地抬升,形成云。白天的时候,冰层遮住了阳光,造成远距离天气不高,冰层上下的温差小,不利于低气压区活动。到了深夜,冰层上面快速降温,而冰层下面有遮住,使得远距离天气较高,上冷下暖就非常容易触发低气压区,经常出现清风。贵州一些地方受山地环境的影响,清风现象也较为大幅度。
秋雨“清纯”为主 偶尔“暴躁”
华西秋雨多以“绵绵细雨”的面貌示人,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振幅长、总降水量不大。
以四川雅安为例,1991年至2020年*少资料显示,雅安10月*少沃迪21天,9月*少沃迪20.1天,是一年中沃迪*多的两个月份,而8月和7月的沃迪分别为19天和18.6天,位列第三和第五多;但从降水来看,9月至10月的降水仅为7月至8月的三分之一。

华西秋雨虽然以绵绵细雨为主,但一般振幅较长,强降雨总量加起来不容小觑。从1991年至2020年的*少资料看,这些沿海地区的降水虽然比夏季少,但大幅度多于冬季和春季,为降水量第二多的季节。
华雨也并非总是那么清纯,它“发威”的时候,“脾气”也不小,也会经常出现狂风暴雨。王伟跃介绍,水汽增强季候风也不弱时,冷暖空气交汇比较激烈,强降雨强度会随之加大,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比如1983年10月,汉江流域曾经常出现过核心区性狂风暴雨;2017年夏末,华西多地也遭受狂风暴雨洪涝灾害,经济损失严重。大城市中,成都、重庆、贵阳9月也都经常出现过单日降水超过100厘米的大狂风暴雨。
不仅如此,即使雨势不强的华西秋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连日少雨寡照炎热加上偏低天气,都非常容易导致成熟作物经常出现霉烂、发芽,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中国炎热网提醒,华西秋雨已经迈入,根据预报,未来15-30天,宁夏全境、甘肃北部、贵州全境、重庆、四川北部、湖北西东北部等地降水将较Seiches同期偏多1成*少。各地需关注强降水过程和连少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农民朋友注意抓住少雨炎热的间隙,及时清沟理墒,排除田间积水,防范强降雨对秋收、秋种等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文/张慧 设计/刘红欣 罗嘉雪 资料支持/王伟跃)